
2
16.【解析】答案为 C。设学生答对 x 题,则答错或不作答题目数为(15-x)题。答对题目
可得的分数为 8x 分,倒扣分数为 4×(15-x)分,根据题意,8x-4×(15-x)=72,求解 x=11。
17.【解析】答案为 A。将门票 300 元一张时卖出的票的数量看作"1",则收入为 300,促销
后观众增加"1/2",收入增加 300×25%。设促销价为 x,则 x×1/2=300×25%,求解 x=150。
18.【解析】本题答案为 D。每个小正方体的体积为 125/8 立方厘米,棱长为(125/8)1/3=2.5
厘米,表面积为 6×2.5×2.5=37.5 平方厘米。
19.【解析】本题答案为 B。实际距离设为 x cm,则 1:100000=16.8:x,x=16.8×105cm=16.8km。
20.【解析】本题答案为 D。有手机的 88 人中有 15 人只有手机而没有电脑,则有 88-15=73
人是既有手机又有电脑的人。故有电脑没手机的人数为 76-73=3 人。用集合图形求解如下:?
=76-73=3
21.【解析】答案为 D。本题属于概括主旨型。题干的中心句不明显,但从四个选项来看,
用排除法比较简单。发源于 19 世纪洋务运动时期的是"中国股票"而不是"股票",故可排除
选项 A;题干材料中只介绍了股票在中国从洋务运动到抗日战争前的历史,并不能代表"中
国历史的各个时期",故可排除选项 C;所以答案选 D,从"到抗日战争前,上市股票已达百
余种"正可以看出股票在近代中国有一段辉煌的历史。
22.【解析】答案为 C。题干材料中讲到,同样问"你叫什么",如果对方是小孩,就"显得有
些亲切",如果对方是成年人,则"显得太粗鲁",可见,问人姓名时应该考虑对方的年龄。
23.【解析】答案为 D。本题属于推断结论型。本题的中心句即最后一句,是一个递进关系
复句,一般强调的是后一个分句,也就是"要发挥官德的作用,让良心制约权力",可见作者
的意图在于强调官德不容忽视。
24.【解析】答案为 B。本题属于概括主旨型。题干是一个复杂的长句,但总体来看是一个
转折关系的复句,重点强调转折词后面的内容,从"这也是从房地产市场获利无数的房地产
老板们和炒房者所不愿意看到的"可以判断实施"一户一房"对抑制商品房的投机和炒作有积
极作用。本题也可以采用排除法。由"但也不是没有实现的可能"可以看出作者对强制性的"
一户一房制"并不持否定态度,故可排除选项 A;从"也不是没有实现的可能"和"也许能让房
地产市场回到一个相对正常的状态"来看,作者对"一户一房制"是否可行并不是十分的肯定,
故可排除选项 C;选项 D 在题干中并未直接提及,故也可排除。所以答案选 B。
25.【解析】答案为 B。本题属于文意理解型,要求找出与原文观点不一致的选项,考查的
是细节阅读,需要在理解原文大意的基础上,针对每个选项,对照原文逐一判断。选项 A
与原文第二句"在我们高兴鼓舞的同时,还应保持冷静"相对应;选项 C 与原文第三句"和我
们自己的远景目标比,还有很大的差距"相对应;选项 D 与原文最后一句"我们的这个'步入'
有多大的含金量,就需要认真的考察一下"相对应;只有选项 B 在原文中没有直接对应的语
句:原文只是提到目前的"中等水平"相对于世界先进国家和远景目标有很大的差距,但对经
济发展取得的成绩本身还是肯定的,所以"水平仍然较低"的结论与原文中心观点不一致。
26.【解析】答案为 C。本题属于文意理解型,考查的是细节阅读,需要对
每个选项对照原文逐一判断。阅读题干,很容易判断选项 A、D 本身就是实验内容,而选项
A 是韦尔奇实验所达到的要求,只有选项 C 在原文中并未提及。
27.【解析】答案为 D。本题考查的是对文中特定词语的理解。本题可以采用句子成分分析
法,"过渡阶段"一词出现在原文的最后一句,通过句子成分分析,去掉定语部分,不难得出
该句子的主干为"居住方式应当视作过渡阶段"。
28.【解析】答案为 B。本题属于文意理解型,可以采用态度判断法快速选出答案。从题干
的"很可能……","如果他们……,肯定会……","它们若……,足以……"等词语可以判断
太空对人类的危害还处于研究阶段,原文并未给出确切的结论。选项 A、C、D 表述都过于绝
对,只有选项 B 与原文意思一致。
29.【解析】答案为 A。本题考查的是细节阅读,需要对每个选项对照原文逐一判断。选项 A
与原文"在全光通信系统中,图像和话音信息直接变换为光信号"矛盾,而其他三个选项都可
以在原文找到对应内容。
30.【解析】答案为 B。本题考查的是细节阅读。本题的关键句为第一句和最后一句。第一
句指出"视差"是一种可以用来计算宇宙距离的方法,最后一句又讲到"手指相对于背景移动
距离的大小"就可以用来确定手指到眼睛的距离了,可见,视差指的就是眼睛所看到的物体
相对背景的位移,所以答案选 B。另外,本题也可以用排除法。原文几处提到距离也好、位